|
資訊流 宏觀 直播 策略 日歷 | 原油 黃金 美指 外匯 股指 商品 | 教育 知否 | 經紀商 全能投資賬戶 期貨開戶 |
|
恒指頻道由于關稅削弱了競爭力,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市場份額創(chuàng)八月新低 |
|||||
|
|
||||
![]() 編輯:張立東 發(fā)布時間:2024.12.23 17:20 中國(CN)汽車制造商在歐洲電動汽車(EV)市場的份額降至八個月來最低水平,歐盟(EU)對中國汽車最高加征35%的關稅應該起到了抑制作用。 根據汽車研究機構Dataforce的數據,比亞迪(BYD)和上汽名爵等制造商在11月占歐洲電動汽車注冊量的7.4%,低于10月的8.2%。這是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。 10月底,歐盟委員會(EC)宣布在原有10%稅率的基礎上,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17%-35.3%的反補貼稅,為期五年。對參與抽樣的三家企業(yè) - - 比亞迪、吉利和上汽集團,歐盟加征的稅率分別是17%、18.8%和35.3%。其他合作公司為20.7%,其他非合作公司則為35.3%。 也就是說,適用于上汽名爵的稅率實際上高達45.3%。根據另一家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提供的數據,這家曾經的英國(GBR)跑車品牌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最暢銷的中國汽車品牌,但在加征關稅后銷售下滑最嚴重,上個月的注冊量比去年同期暴跌了58%。
歐盟關稅生效后中國在當地市場的份額穩(wěn)步下滑 _By Bloomberg 不過,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卻在穩(wěn)步擴張,11月注冊量翻了一番多,達到近4800輛。 希望向全球市場擴張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在被美國(US)有效拒之門外后,在歐洲遇到了阻力。周一公布的中國海關(GACC)數據顯示,11月電動汽車出口同比下降19%,其中對歐盟的出口下降了23%。 較低的電池成本為中國企業(yè)帶來了價格優(yōu)勢,但隨著份額擴張加速,歐盟轉而采取保護主義政策,因為內燃氣汽車行業(yè)解決了該地區(qū)數十萬就業(yè)。 Dataforce的分析師朱利安·利辛格表示,雖然歐盟的關稅使中國在該地區(qū)的擴張放緩,最突出的是德國(GER)和法國(FRA)的銷量同比下滑50%以上,但總體影響小于此前的平均預期。同時,對英國的銷售同比增長了17%,英國早已退出歐盟。 曾經被視為不可避免的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在2024年在許多市場放緩,前景變得更加不可預測,導致汽車制造商重新評估其從車型到工廠選擇甚至公司結構的戰(zhàn)略。 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采取措施在歐洲實現生產本地化,但這些努力需要時間才能發(fā)揮作用。 在全球范圍內,汽車公司正在尋找降低成本的方法,因為他們試圖跟上這一輪技術變革。上周,有消息稱,陷入困境的日產正在考慮合并,以提高在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。恒指頻道 >>
---END---
|